Guitar Rig 3 吉他效果器软件评测
在开始本文之前,请让我跟您分享一段往事。
几年前,还在旧金山读书的时候,我费了老鼻子劲挤进一门儿叫做“当代音乐合奏”(Contemporary Music Ensemble)的课程。这课特别抢手,除了因为指导老师是大名鼎鼎的Fred Frith, 还因为对于求知若渴的殷殷学子如我来说,有机会跟学长笛小提琴的漂亮女生肩并肩手把手的在音乐殿堂里漫步淌漾,何等圣洁的情景啊!我压抑着内心的喜悦,提着一把“Squire”跟Debra坐在了一起,我发现她的吉他特别难看,屎黄屎黄的不说,指板还坑坑洼洼掉了一地的漆。“你的吉他是什么牌子的阿?”
“这你都不知道?”Debra瞪大了眼睛。“1958年的Gibson Les Paul。”
什么炮?我又多看了一眼,没看出比我那把Squire强哪儿了,再瞧她身后: 我x,这也能算吉它箱子?已经完全走型儿了,浑身上下露着毛儿那种,让我想起骆驼祥子的棉袄,最难受的是里面还泛着一股韭菜味儿。这回我学聪明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气场,岂能轻易搞砸?我小心翼翼的问:“你这箱子够重的啊,一会儿下课我帮你抬吧?”“不用了,我男朋友会来帮我。这是他最心爱的东西了,1959年的Fender Bandmaster。”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这个肚子里塞满电子管的黑家伙,和那个难忘的青涩雨季。
这是我跟电子管儿结缘的开始, 没想到这个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于此后的几年里,我把所有积蓄全花在了各种电子管设备里,音箱, 效果器, 功放, 甚至鼓机采样器 (那款著名的Korg ESX-1上有一个亮闪闪的电子管, 煞是惹人喜爱). 而最初去选那门课的意义,早已被放逐到寒风中颤抖. 无奈几年后将要回国, 我不得不忍痛与它们分手, 那些美丽的电子管好像是一个个擦肩而过的女友, 只有借Guitar Rig聊以怀旧, 任思绪在发黄的相册(效果器菜单)里悄然浑浊.
关于这个故事的加长导演版, 将收录在我下一张音乐专辑里。
好, 咱们回到正题上来。
Guitar Rig 3的包装盒。色彩改以冷灰为主
安装盘与使用手册
Rig Kontrol 3的后端接口
踏板下方
按钮的细部
一, 更新篇
NI在Guitar Rig的发布伊始就着力宣扬一个观念:既带给您经典声音的怀旧,又带给您崭新声音的灵感。前者试图逼真的展现老牌吉他音箱与效果器经过多年沉淀的原汁原味,而后者则紧紧贴近NI一直以来力求“拓展声音无限可能性”的实验主义未来派思想。如果我们将前者看作是精度,后者看作是广度,就会发现Guitar Rig一直以来为人诟病的是广度有余,而精度不足。换句话说,玩儿稀的容易,玩儿好听的难。Guitar Rig 3显然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看看它作了哪些努力。
A:踏板Rig Kontrol 3增加了两个按钮(从6+1到8+1),可以显示输入输出音量的LED电平表,外观从原先的银灰色变成黑色铝板(印象里黑色在吉他综合踏板中更为常见),升级了DAC(数模转换)音频接口,可以支持24bit/192KHz的高分辨率。USB2.0端口没有改变。此外,所有在Rig Kontrol上的参数变化可以被录制到工作站软件比如Cubase或者Pro Tools的Automation轨道里.
踏板Rig Kontrol 3
B:增加了四个新的箱头(从8个变成12个),分别是适合金属风格的Ultrasonic(出自Bogner überschall), 模仿经典Orange音箱的Citrus, 模仿Fender经典Tweed Deluxe的Tweed Delight, 模仿Hiwatt Dr-103的High White。
箱头
C:“搭配箱体”(Matched Cabinet)帮你选择适合箱头的最佳箱体(下图)
“搭配箱体”(Matched Cabinet)
NI的用户论坛上关于这个新功能的评价可说是好评一片.不光因为它搭配了最适合箱头的箱体,话筒的型号以及拾音的方式,节省了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因为 “搭配箱体”提供了两个非常实用的调节功能, 一个是两个不同话筒之间的拾音平衡(电容和动圈各一个),另外一个是用Dry-Air的推子来调节空间感,将推子一直推到最右边,会发现声音的立体声场被拓宽了,比较一下:
MP3: Dry MP3: Air(直接点击在线听,而不能右键另存为)
调节空间感
当然,如果您对Guitar Rig 3选择的箱体感觉不过瘾,想手动配置箱体,话筒,拾音方式以及多个箱体叠加,没关系,这些老功能青山依旧在,任您可劲儿往邪乎里造。(下图)
手动配置箱体,话筒,拾音方式
D: 新增6个周边效果器(从38到44),它们是:Tape Echo (磁带回响),Delay Man (带颤音和合唱功能的延迟),Sledge Hammer (模拟Marshall-Jackhammer的失真效果),Real Wah (哇音),Ring Modulator (环行调制),Custom EQ(定制均衡),除最后的Custom EQ外,其他五个效果器都是模仿经典效果器的怀旧之作,音质呢?我们听几个Demo:
6个新的周边效果器
- Mp3: Tape Echo(直接点击在线听,而不能右键另存为)
- MP3: Delay Man/Real Wah
- MP3: Sledge Hammer
- MP3: Ring Modulator (随着Freq参数的逐渐增加,您可以听出效果的变化)
E:简化而更加易于操作的工作界面。我们在紧接着的(二)操作篇里详细评析。
二,操作篇
1 界面
Guitar Rig 3的新界面去掉了Guitar Rig 2的多个繁冗选单,同时又重新设计了搜索与管理效果库的版面,看上去更加简洁明快。
Guitar Rig 3的新界面
整个界面的右半部分----前台的效果器/音箱面板基本上保留了Guitar Rig 2的原貌,除了略微调整了顶部几个按钮的摆放位置,从左到右分别可以激活RigKontrol踏板,Tape Deck (磁带录音机) 1,Tape Deck 2, 调音器,和节拍器的模块显示;增加了速度控制的显示,以及在CPU资源占用的旁边放置了HiQ(高音质)按纽。(下图)
可以选高音质模式
变化比较大的是左半部分---后台的功能设置面板。三大板块的标题:效果浏览(Browser)/组件选单(Components)/选项设置(Options)从原先的抽象符号改为简练直接的文字。其中,效果浏览(Browser)在原有基础上重新设计了版面。除了在“声音(Sounds)”面板中保留了原先按照Bank(组)->Effects(效果)的常规管理方式(下左图),新的”Attributes(属性)”和“Search(搜索)”面板,列出风格(Style),音色(Tone),乐器(Instrument)三个选单的所有内容,高光显示当前属性,让用户在搜索和管理效果库时对可选标签一目了然,方便快捷。(下右图)这种新的版面设计显然参考了来自NI的兄弟软件如Kontakt对素材的管理方式。
两种管理音色的方式
回过头看看Sounds(声音)面板, 如上左图显示,所有的预制效果经过重新设计,命名和编组。现在的预制效果库增加了按照不同音箱分类的Bank (组),从而将Bank的数量增加到25个, 而每一个Bank里的效果精简到20个以下,非常符合一般用户管理和查找效果的习惯。
此外,Guitar Rig 3新增了Live View的界面,点击GuitarRig主题logo旁边的Live View按钮,您就可以看到下面这个界面,让用户在现场演出的场景设置下清晰的监视软件里的踏板控制情况。
Live View按钮
监视踏板控制情况
2 Rig Kontrol 3的操作
Rig Kontrol 3比2增加了两个按钮。对于爱玩Loop Machine (回放采样器)的用户来说,太有用了。下面给您演示一下将Rig Kontrol 3连接到Loop Machine的步骤。
先在我们的Rig里面加上Loop Machine, 如下图所示,在后台面板上,选中Components -> Tools然后把Loop Machine拉到右边的前台面板里。
Loop Machine
然后我们设置用来控制Loop Machine的踏板按钮. 如下图所示,在Option->Controller的Rig Kontrol Assignments下选择一个Rig Kontrol踏板上的按钮,我选择的是RK KickDown(红框中), 也就是表情踏板下面的那个小按纽,注意:一定要把旁边的参数从Sound改成Global, 这样就可以让它控制效果器以外的设备,比如Tape Deck, Loop Machine, 节拍器等等了。
注意要把Sound改成Global
点击Not Assigned拉出下拉菜单(下图),选中Loop Machine, 然后选中Rec/Play/Dub, 经常使用Loop Machine的朋友知道,Rec/Play/Dub是Loop Machine的灵魂, 踩这一个按钮, 就可以随时录制/播放/叠录即兴玩出的吉他Riff了。
设置按钮为Rec/Play/Dub
这个设置过程的总览
用同样的方法, 用户可以自己定制踏板上的所有按钮, 用来控制Tape Deck, 调音表, 节拍器, 甚至选取效果组bank, 效果effect的方式, 提供非常多的控制方案.
顺便提一下新增的Snapshot (快照)功能,面向专业用户, 可能使用起来有点麻烦, 但是熟练掌握后还是很实用的。它的基本功能是这样的, 考虑到有的吉他手喜欢在演奏中用表情踏板改变参数, 比如音量, 失真度, 或者延迟的时间, 但是踏板很难在一瞬间调用参数的精确数值. Snapshot的功能可以帮助您解决这个难题, 它记录下各种效果器模块的当前参数,可以随时被踏板的某个按键读取调用. 具体操作方法是, 在刚才介绍的Rig Kongrol Assignments面板里, Sound的状态下, 打开某一按键的下拉菜单, 选中Set Snapshot (拍摄快照)的选项 (下图), 系统就会存储当前状态下所有的效果器参数, 以及踏板的位置, 音量的大小, 比方说, 用户需要在一首歌曲的副歌中, 将失真度立刻变成78, 他可以先手动将失真的参数调成78, 然后在踏板上选用一个按键 (比方说按钮1)为它Set Snapshot (拍摄快照), 此后在任何段落, 他只要一踩按钮1, 就可以立即让失真变成78.
存储当前状态下所有的效果器参数
看完这些介绍,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 Rig Kontrol到底适不适合现场演出呢?
笔者认为, Guitar Rig毕竟是一个软件产品, 它的稳定性受限于电脑的速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就是Latency-延滞时间. 有研究表明,一个吉它手可以接受的最大延滞时间是12ms; 很多声卡或者系统设置只显示了单向延滞Latency, 所以要满足演奏的精确与直观, 6ms是极限.如果用Rig Kontrol 3作为Guitar Rig 3的音频接口, 其Latency表现如何呢? 我在自己的台式电脑上作了一个简单的测试, 在Windows XP SP2的系统下运行结果如下表显示. (:测试电脑的配置是奔四3.2, 1G内存, 略低于现在市场上的主流配置)
可见, Rig Kontrol的延滞时间还不能让人完全放心. 当然, 这同样也是其它软件比如Amplitube, Revalver, 和Waves GTR的硬伤. 要想跟硬件综合效果器比如POD, GT8, GNX4过招, 电脑系统的稳定性和12ms以内的Latency是软件效果器的两大鬼门关. 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传输接口带宽的提升, 否则, 它们最理想的用途仍然是家用/录音室, 而不是现场演出。
三, 音质篇 -----深入剖析
我们知道,随着电子管工艺逐渐淡出吉他设备的主流市场,高端的电子管设备已经成为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尤其在综合效果器方面,数字(Digital)效果器模仿和取代传统的类比(Analog) 效果器早已成为大势所趋(笔者注:”类比”这个翻译来自台湾,我觉得比“模拟”更好,不会与音箱模拟的“模拟”混淆)。而大部分应用数字技术(DSP)的周边效果器确实做到了跟类比效果器不相上下的地步,阻碍数字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就是电子管过载/失真(Tube Overdrive/Distortion)和音箱模拟(Amp Modeling)。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十年里,Line6公司的POD在周边效果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靠独门绝技---音箱模拟技术,成功的抗衡Boss和Digitech,成为美国市场上三大综合效果器品牌之一,最新推出的X3更是成为引领潮流之作。可以这么说,新一代的吉他崽子都是戴耳机长大的,现在综合效果器的市场上,拼的就是Amp Modeling。
Guitar Rig的老版本在周边效果器方面一直有不错的口碑,而弱项正是失真效果和音箱模拟。 Guitar Rig 3的发布,可以说成功的扳回了从Amplitube和Revalver那里失去的一部分领地。杀手锏之一,就是崭新的预制效果库。记得Guitar Rig 2刚出来的时候,有用户郁闷的说:“Guitar Rig的设计者都是工程师,不是音乐家,他们只会编写光怪陆离的音色,却不知道怎么调出好听的预设。“ Guitar Rig3显然是邀请了真正的吉他手参与到预制效果的精心选配中来,不光提升了品质,还保持了以往的多样性。可以说是在精度和广度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任选一个预设,稍加调节,您就可以方便的打造出兼具实用性与个性的Rig。
我们听一听同样是Tweedman音箱连接Screamer过载, Guitar Rig 3的预制效果Bluesy Tweed Lead与Guitar Rig 2的Tweed Lead Screamer的对比:
很明显, Guitar Rig 3的音色更结实, 更集中, 即使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Guitar Rig 3在预制效果方面的进步也应该是公认的。
下面我们谈谈Guitar Rig 3跟其他软件比如Amplitube, Revalver, 当然还有真正的电子管音箱之间的音色对比。
我们知道, 电子管音箱的声音之所以难以模仿, 是因为当输入信号的音量, 频率组成,包络曲线不同时, 电子管的响应过程是一种不规律的变化曲线. 形象的说, 也许一个音符模仿的像, 但不能保证下一个音符还像, 也许一个音符你用拨子使劲弹它能模仿的像, 但是你轻轻的弹可能又不像了。 这里面牵扯到复杂的物理关系, 篇幅的限制我就不往深里讲了, 但是通俗意义上,有两个常用术语,您不能不知道。
一个是Touch Response,也就是触觉反应,另一个是Saturation, 也就是饱和度。
触觉反应主要指的是电子管对力度方面的反应,不同的力度能够让吉他声音穿过电子管音箱产生不同的声音染色。而饱和度指的是这种声音染色的深浅程度, 也有人叫它“胆味儿”,或者是“电子管味”。我们知道,当输入信号到达一定音量以后,电子管的过载会给声音带来一种特殊的染色,这种染色随着声音的响度加大会更加明显。即使在同一个音符之中,声音包络曲线的高低起伏也会带来一种瞬态上的音色变化。
下面咱们作一个声音对比, 笔者使用一把Gibson Les Paul Standard吉他, 接入Chandler Tube Driver电子管过载效果器,再串入Carvin Legacy全电子管音箱,用Shure SM58动圈话筒采集,最后经过M-Box在Pro Tools中录制成单声道音轨,作为参考录音。为了统一评测的标准, 笔者精心的为参加测试的各个软件调配出最接近这段参考录音音质的模拟音箱参数,没有使用任何周边效果器, 只是为了模仿室内声场而使用了一点点混响,.
- 第一段是真正的电子管音箱参考录音:MP3: 电子管(直接点击在线听,而不能右键另存为)
- 然后是同一段乐句在Guitar Rig 3的录音(Gain Booster过载+ Citrus音箱):MP3: GR-3
- 然后是Amplitube2的录音(Overdrive过载+American Vintage音箱)MP3: Amplitube
- 再听听Waves GTR3的。MP3: Waves GTR 3
- Revalver MKII的MP3: Revalver
如果让各位读者给出自己的判断. 我相信一定是各执一词, 难分伯仲。笔者的感觉呢, Guitar Rig3跟Amplitube2都有自己的声音特色,前者更结实有力,后者更温暖厚重,Revalver虽然胆味十足,但是声音稍嫌单薄, 动态较小,Waves GTR3的声音非常接近参考录音的音色,但是实在太耗费系统资源。此外,不论是哪种软件,在不同饱和度声音之间的过渡,还难以做到像参考录音那样平滑自然。当然了,评价孰优孰劣还取决于音乐风格,比如金属音乐的节奏吉他一般使用动态小,失真度饱满的High Gain音色,这种声音追求厚重结实,谐波均匀丰富,如同噪音墙一般, Guitar Rig 3灵活方便的音箱叠加功能可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Blues音乐对声音细节要求很高,动态很宽,最佳的解决方案仍然是用麦克风拾取真正电子管音箱的声音,任何数字效果器, 不论硬件的还是软件的, 在短时间内都很难超越。
GuitarRig3的周边效果一向是强项,其独一无二的Modifier(修饰器)组合:Step Sequencer (步进编序器), Analogue Sequencer (类比编序器) Multi-Step Envelope (多步包络器),LFO (低频震荡器), Input Level(输入控制) (见下图),可以让您的吉它发出硬体效果器永远无法实现的绚烂音色,特别适合电子/实验等音乐风格。我们听听几个demo。
Modifier(修饰器)组合
最后,说说Bass,很抱歉笔者家里没有Bass, 所以无从给出关于Guitar Rig 3中Bass效果的音质判断。不过我去NI的用户论坛逛了一圈,普遍反映觉得一般。欢迎弹Bass的朋友试用以后给我您的看法。
四 技术篇
系统资源:
在系统资源占用方面,应该说Guitar Rig3的表现比较优秀。在一般模式下,我的“奔四”电脑在运行绝大部分的预设效果时, CPU占用率都介于17%-25%之间,Hi-Q (高质量) 模式下介于30%-50%之间。一般模式下的音质基本上与Hi-Q差别不大,对资源的占用率略低于Amplitube 2, 远远低于Waves GTR 3。
兼容性:
*据说Guitar Rig 3.1会改进Rig Kontrol 1的兼容性
详细指标:
五 总结
优点:
- 更简洁, 漂亮, 实用的用户界面;
- 更优秀的预制效果,声音表现比Guitar Rig 2有明显提升;
- 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比其他竞争软件更少;
- 相对于其他竞争软件来说, Guitar Rig最强的是它的非传统效果器,如Step Sequencer等, 以及实用方便的辅助工具, 比如Loop Machine和Tape Deck;Guitar Rig 3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这些优势
缺点:
- 对电脑系统的依赖,延滞时间 (Latency) 问题的阻碍,都让人看不到Guitar Rig抗衡POD,GT8, GNX4等硬件效果器走上现场舞台的希望;
- Rig Kontrol踏扳有点鸡肋,作为控制踏板吧, 它太贵; 作为音频接口吧, 很多人家里都堆积成山了,谁愿意为一个软件再次购买又一个音频接口呢?
总结:
几个成功的改良都体现了Guitar Rig朝“迎合用户体验”方向的思路转变,真正作到了“提高性能而不是功能,提高精度而不是广度”的目标,让人对今后Guitar Rig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感谢好友GM,他跟我一起完成了示范录音的演奏。感谢Midifan站长给我这个评测的机会。期待与您的下一次交流。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能下啊 谢啦
5楼没幽默感呀。。
我的创新ES1371显卡可能跑不了呢。。
7楼的,
我的原文是想说主流的低端市场, 紧接着这句也暗示电子管在高端市场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可能是文字没有完全说清楚. 谢谢提醒.
MrRain
同意5楼观点。
故事中的旧金山改成欧洲或者奥大利亚好些,在美国玩GUITAR不会几年后才知道Gibson,F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