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i系列轻薄控制器上手评测
我想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在看到iCON i系列控制器的时候,都会联想到Korg的nano系列控制器。是啊它们看上去是那么的一样,不过就像山寨机一样,它可以将Nokia分散在N种型号里的功能都集合到一款手机里,还让你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iCON的i系列控制器走的也是这个路子,你可以说iCON抄袭了Korg的创意,不过这个似乎也不犯法,而且其实连Akai也在抄袭Korg,而且比iCON抄的还过分,呃,天下控制器一大抄……
不过,既然Korg的nano系列在前,iCON的i系列在后,而且我也有仔细评测过nano系列,本文也就免不了拿i系列跟nano系列做对比。
i系列:
iCON的i系列也是三款,分别是iKEY键盘、iCONTROLS控制器和iPAD打击垫。首先它们也像nano一样是白色,尽管nano系列还有黑色,但i系列在个性化上做的更远,你可以购买配套的彩色盖(如图1、2),一共有6种颜色,而且可以在盖子上免费刻字。iCON的意思就是让你买下一套三个控制器,再搭配三个粉色的盖子,三个盖子分别刻上I、LOVE、YOU,送给心爱的女孩~~~~~哦~~~~Romantic~~~~~
图1:三个控制器搭配三种颜色的盖子,还是很漂亮的
图2:盖子通过控制器两侧的凹槽固定住
不过i系列比nano系列做的稍厚,看图3、4、5里的对比,nano系列只有半个1元硬币厚,而i系列厚度还要超过1元硬币一点。就iKEY来说,情有可原,因为nanoKEY是几乎无下沉深度的电脑键盘手感,而iKEY好歹是迷你键盘手感,所以显然要厚。至于另外两个控制器为什么也厚,可能是为了跟iKEY搭配?
图3:nanoKEY的厚度
图4:iKEY的厚度
图5:iCONTROLS和iPAD的厚度一样,都比iKEY要薄
i系列的一个最大改进就是除了连接电脑的miniUSB接口以外,还都配备了一个标准的USB-A公头接口,这样你可以用一条USB线将多台i系列控制器串联在一起使用(如图6),而省去了单独购买USB HUB的钱??如果你的电脑有超过3个空闲USB接口也并不浪费,串接起来的i系列控制器可以延伸出去比较长,而如果你都直接连到电脑,那么USB线长度是个问题。
图6:i系列只占用一个电脑USB接口,即可将多台设备串联起来
Windows用户有一个闹心的事就是,i系列居然无法即插即用,你必须先装驱动才可以,但是在Mac OS系统下就不必安装驱动,完全的即插即用。不过考虑到不管是Windows还是Mac都要安装iMAP软件以便更好的使用,反正都要安装东西,也算可以接受吧。
iMAP软件:
图7:iMAP一个软件可控制三个控制器
i系列也跟nano系列一样通过一个专门的软件来管理控制器的每个参数,叫做iMAP(如图7、9、10、11)。iMAP也继承过了nanoSERIES Kontrol Editor软件的缺点:在修改过后你必须点击“发送”按钮,将修改结果发送给控制器生效(如图8),就是说你做的修改都不是实时的,这个挺搓火的,而且我也知道这造成很多nano用户使用上的困惑:nano怎么不听我的话?
图8:iMAP也必须点“发送”,你的设置才会被传输到控制器起作用
iMAP有一个问题就是:你只能发送电脑设置好的数据到控制器上,而不能接收控制器本身的数据到电脑上。这就造成我们不知道硬件的每个控制器初始都是什么哪个通道的哪个控制器号,尽管软件里可以做MIDI Learn没问题,但一旦你想在iMAP里设置某个控制器就完蛋了,因为你一传输数据到控制器设备上,以前MIDI Learn过的那些数据全被软件默认的那些数值给抹了。我不知道软件默认打开的数据跟硬件默认的数据是否一样的(因为我已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抹了),但是只要你改过一次,就不一样了。除非你把改动记在心里,或是存成iMAP的模版文件,否则一旦你拿到别的电脑上,连接上iMAP软件,一发送数据,你硬件里以前设置的数据就都不在了。
这个问题对于只在自己家里工作,或者只连接电脑用MIDI Learn方式控制软件的用户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你用iMAP做了一些改动,后果就不好说了。我提一个小贴士:把iMAP默认打开的那个模版保存下来,发送到控制器让它生效,再开始用。以后每次在iMAP里的修改,都要存成模版,这样就不会乱了。如果你忘记了做这个事,或者带着已经修改过i控制器到了朋友家,那么使用前先用MIDI OX之类的MIDI信号监控软件,将i系列控制器每个控制参数都记到iKEY软件里,存成模版。
iMAP有Windows和Mac版本,这很好。但是Mac版本现在似乎有点小bug,比如iKEY的设置发送不到硬件,Windows则没问题。另外发送到iPAD的数据开始是不起作用的,必须切换一下库才能起作用(比如你发送库1的数据,发送完后必须在库1状态切换到库2状态,再切换回来,库1的改动才起作用)。这些都是小bug,iCON应该在后期修复好。
也许你发现iMAP相比nanoSERIES Kontrol Editor软件简单了好多,是的,naoKEY可以设置每个琴键当做按钮那样发送开关信息,iKEY就做不到。还有一个很关键的,nanoPAD可以设置每个打击垫的模式,是Momentary还是Toggle(前者是按下发送按钮开信息抬起立即发送按钮关信息,适合触发持续采样,抬起手即可控制采样停止播放;后者是按下第一下发送按钮开信息,再按下第二下发送按钮关信息,适合触发one-shot采样,或是控制音乐软件里的功能按钮),但iPAD做不到,它默认就是Toggle模式,尽管音乐软件里大部分按钮和采样都是用Toggle模式来触发的,但我还是希望能多个选择。
iKEY:
图12:iKEY带力度的迷你键盘
前面说iKEY比较厚的原因了,它采用了迷你键盘(如图12),就是Korg用在microKORG、MS-20 Controller键盘上那种软塌塌的键盘,但好歹也带正常的力度响应,比nanoKEY那种几乎无下沉深度的电脑键盘强不少了。
图13:iKEY的触摸条带控制器
nanoKEY甚至把调制轮和弯音轮都和谐了,因为你做不到那么薄的设备里。iKEY却让你在薄键盘上找回了调制轮和弯音轮,它采用了触摸条带控制器(如图13)!这个在以前只在高端合成器出现的看似高级的控制方式现在居然也可以进入平民百姓家了,而且手感还算不错,定位也很准,不过摸上去要稍微用点力度,力度小了即便触摸着也不管用。
但是iCON好像把顺序弄反了,iKEY的调制轮在左,弯音轮在右,这好像不符合正常的使用习惯?
除了八度升降按钮,iKEY还有一个Sustain按钮,以弥补无法连接延音踏板的遗憾。你也可以让延音键发送非64号控制信息让它干别的,但你控制不了延音的大小,貌似这个数值是固定死127最大值的??通过MIDI OX分析得知??7F换算成10进制就是127。
图14:Sustain按键按下,延音直接到最大量
最后有个小瑕疵:无法得知现在键盘处于哪个八度之下,只能弹一下试着听一下。
iCONTROLS:
图15:iCONTROLS
iCONTROLS有9个推子(如图15,8通道+1个主通道,想的很周到),每个推子上面都有一个旋钮,以及2个按钮。推子和旋钮手感都不错,也许为了让旋钮间距大一些,所以旋钮很小,应该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旋钮,不过用起来没问题。
图16:iCONTROLS左侧按钮
iCONTROLS左侧的Layer切换开关(如图16),可以在1、2、3、4这四个库里切换右侧的旋钮、推子、按钮,使你得到4倍的控制器。切换到哪个库都有指示灯提示,很醒目。
iCONTROLS也有6个标准的走带按钮,这6个按钮并不随着4个库走,它们就是让你控制走带的,所以不能随着4个库变来变去的。
iCONTROLS的走带按钮和9个推子旁边的按钮都带有背光的,应该是按下一下就亮,再按下一下就灭,但我怎么弄它也不亮(只在连接上的一瞬间亮一下)。另外就是iCONTROLS默认所有按钮、旋钮和推子全部是1通道的0号控制器,造成你在软件里MIDI Learn一个,所有按钮全都起作用,再Learn另外一个按钮,尤其它也是1通道的0号控制器,就跟之前Learn的重复了,使用不能。所以你必须打开iMAP软件,手动把所有按钮、旋钮和推子改成不重复的控制器号,存成模版,发送到iCONTROLS才可以正常使用。
图17:iCONTROLS的摇杆=单键鼠标
iCONTROLS最最最最神奇的一点就是,它有一个摇杆(如图17),这个摇杆不是MIDI控制器而是……鼠标!不管在Mac还是PC,转动这个摇杆,屏幕上的鼠标就跟着动。更更更更神奇的一点是,这个摇杆还可以当做按钮那样按下的,按下后??很显然??就是鼠标左键的功能!这确实挺有意思。
iPAD:
图18:iPAD
iPAD有2x6=12个打击垫,全部带有力度响应(如图18),跟iKEY一样有四种力度曲线可选。手感中规中矩,轻重的力度探测的也比较准。iPAD比nanoPAD多了一个推子,默认是7号控制器,就是说你如果控制不好力度,除了使用适合的力度响应曲线以外,还可以通过这个推子来控制音量,很不错的改进!
图19:iPAD触摸板
iPAD跟nanoPAD一样也有一个长方形的触摸板(如图19),但是长宽都比nanoPAD要短一截(如图20、21,因为nanoPAD触摸板与Kaossilator一样大小,所以我用Kaossilator来对比)。配合上面的两个按钮,可以实现Hold(保持按住不同,即便松手)、Roll(滚奏)和Flam(两次敲击)的演奏效果,通过手指在触摸板上按下的位置不同,你可以控制Roll和Flam的速度,但是感觉对随度的控制没有nanoPAD那么平滑。
图20:iPAD比Kaossilator触摸板宽度短
图21:iPAD比Kaossilator触摸板高度短
iPAD跟iCONTROLS一样,也有4个库可以切换,使12个打击垫实现控制4X12=48种参数的目的。
iMAP里,每个打击垫可选通道号和音符号,很直观,遗憾就是不能选Momentary还是Toggle模式,这个我前面已经说过了。
总结:
i系列已经做到了跟nano系列的神似,甚至还有大量改进,包括可以不必购买USB HUB来串联多台设备,iKEY改进的带力度响应的键盘和触摸条带控制器,iPAD增加控制音量的推子,iCONTROL增加控制鼠标的摇杆,而价格却远比nano系列低。尽管还有很多bug和小瑕疵(我在正文里都一一批评过了),不过大多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来修复,我也希望iCON能继续完善这个i系列产品。
我个人认为iKEY还是非常值得一买,它几乎把nanoKEY最让人无法接受的事情(无力度键盘、无弯音/调制轮)全都完美的改进了,而只付出了厚度稍有增加的代价,价格还能远比nanoKEY低很多,确实很超值了,尤其对于需要移动做键盘输入或不太会玩键盘的朋友来说。
图22:i系列赠送价值49美元的Samplitude SE 9音频工作站软件
优点:
- 小巧轻薄,价格不贵的控制器
- iKEY的迷你键盘带力度,有4种力度曲线可选,且拥有触感条带弯音和调制控制器
- iPAD拥有Flam、Roll和Hold三种演奏模式,触摸板方便演奏
- 三款控制器都可用同一个iMAP软件来进行管理
- 可串联使用,而不必单独购买USB HUB
- Mac OS系统不必安装驱动,即插即用
- 可购买配套的彩色透明盖,还可免费刻字
- 赠送价值49美元的Samplitude SE 9音频工作站软件(如图22)
缺点:
- iMAP程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修复bug,尤其是mac版本
- 无法自己定义按键是Momentary还是Toggle模式
- 触感条带控制器和触摸板手感还有待提高
- Windows系统必须安装驱动才可使用
价格:
- iKEY:499元
- iPAD:499元
- iCONTROLS:499元
- 彩色盖:99元(刻字免费)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我昨天去朋友公司拿作品(朋友搞音乐创作的),看到他Mac book放了一套I系列的MIDI控制器,刚看到时我没太注意,随口就问了一下“Mac什么时候也搞MIDI控制器了”(见笑了),看到ICON的logo才反应过来,牛,和Mac book在一起,就像是一家的。我也是学音乐的,会玩一点点,好奇,顺便也玩了一下,总体感觉和版主一样,不过iCONTROLS你想要让按键灯亮,你就得安装光盘里的“iMapDriver”这个东东,和nuendo/cubase软件配合,用layer1。和14楼的说的一样,超爽,可以和软件同步,另外如果软件超出8轨,iCONTROLS上第9轨的两个按键还可以移动软件里的轨道,控制你想要控制的轨道,layer2、3、4是留给用户自定义用的(开始我朋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最后我们打电话去厂家,通过他们的技术顾问学到的),这得批评一下厂家,这些功能在说明书里都没有说,说明书方便得多下点功夫,我看了半天,不知所以然,做工方便再提高一点就更好了,缺点不少,大家玩玩就知道了,不过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待朋友在测试一下,没问题我也准备下手了,拿学校去共享一下,晚上没事也搞一下现场。
iCON i系列和Korg的nano系列都有用过,各有优缺点吧,仔细端详外观nano的做工会好很多,尤其是一些接缝、边边的地方比较成熟,iCON i系列做工稍显粗超(美国人的风格?)。iCON i系列的ipad虽然厚,但是稳当,不易变形。像nano系列太薄,又是朔料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扭曲,nano系列鼓垫打着打着就往前移动,还需拉回来。iCON i系列的i-controls在nuendo/cubase里特别好使,特别方便,在nuendo的midi输入输出选中iMap controls就可以完美控制软件的音量、声相、播放条等,确实方便。
价格、功能方面综合起来本人还是喜欢iCON i系列多些。
哎呀感谢1楼提醒,我翻出以前写的nano评测,果然是带力度的。。。写完还了之后都忘了。。。
原文已改,再次谢谢1楼指正!
--musiXboy
ICON lets me very impressive!
不喜欢艾肯这个品牌 总觉得是山寨牌子。这个牌子总让人误认为是国外品牌,其实估计就是个国内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