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音频黑五来袭:今年软件最划算的折扣,错过再等一年!

Manley 年度最大活动,总裁亲自来华签售

续写传奇性能:Sennheiser MD 421 Kompakt 紧凑版全能麦克风评测

Alctron MP73EQV2 麦克风放大器 / 通道条评测:重现 Neve1073 的传奇声音

Ample Sound 发布「鼓-风雷」音源

混音小成时应考虑的六件事

TinG 添加于 2021-08-23 ·

分享到微信

共有 1 条评论


虽然我平时干的活挺多,但主业还是混音。不过如果你要问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那我会说是自己制作音乐;然而现实是我还有汽车贷款,只有靠给别人混音才能维持得下去这样子。

但这还远不足以说明我和混音之间的相爱相杀。混音工作确实能让我觉得自己创造力爆棚,而且在与艺人共事时我也非常乐于参与到这种令人着迷的创作过程当中去。当客户把原曲发给我,然后我再混好音反馈回去的时候,看着他们对着自己的作品产生了不可思议的表情,那种成就感真的不是一星半点。

以我现在的水平,可以说混音就是分分钟的事儿。但以前可就不一样了,有几个问题我是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搞明白的,甚至反复过很多次。今天我就要给大家分享其中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如果学会了就不用再像我以前那样那样踩坑了。


1. 混音师不是来“纠正”问题的

刚开始那几年,我经常会把关注点放在混音中的某些特定问题上。当客户把工程发给我时,我会先仔细倾听并找出里面可以改进的东西,然后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但有时候客户并接受不了这样的改动,所以会要求你改回去。

不过这可不是因为我的耳朵有问题,除非是我的记忆力出错了,否则绝对不是这个原因。真正的问题在于,该如何让客户意识到这些东西。

以前如果我听到一个较差的军鼓,缺失体积、声音也太干的话,我就会把它改造成我想象中的样子,让保持音更长,并加入一些炫酷的氛围混响。而当我这样做时,多半会处理的比较过激,所以客户才会觉得难以接受。

现在,再听到这种军鼓时,我会开始思考客户究竟喜欢它的什么。然后我会放大这些好的方面,并做些处理(通常很轻)让它能更好地融入到混音中去。客户和我的口味一致不一致并不重要,我是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东西的。只有当你开始顺势而为时,才能更好地帮助客户,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取得成功。

这样做了几年之后,我的混音越来越快,客户对我发过去的第一版试混也越来越满意。学会停止“纠正”客户不愿意纠正的东西,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实际上,大多数音乐制作人在潜意识中都会偏向于自己制作的的粗混版本,如果你能发现他们所想表达的,而不是一味兜售“更好”的东西,那客户就会非常感激你。


2. 格外注意收费和押金

这个坑其实很多人都没必要去踩的。我这个人还是挺幸运的,能和各种知书达理的艺人长期达成独家合作,所以在结款时我并不用担心会产生交易纠纷或者被砍价。大家对我的工作都很满意,也愿意接受我的价位。我知道这些人值得信任,所以在结款时我一般都很好说话。

但相信后来大家都能猜到发生什么了。当有人开始耍赖的时候,信任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崩塌。于是乎,我原先和蔼可亲的客户们开始一个个破坏我的规矩,然后我的付出和回报就再也不成正比了。好人难当啊!

但现在我遇到客户时,会先讲清楚他们的钱花到哪了,并预收一半作为订金。

反正我是已经踩过坑了,这条建议还是由那些没踩过坑的人看比较有价值。如果你现在正好像我以前那样,那我建议你好好考虑下,同一个坑可不要踩两次。


3. 交流才是工作的重心

上面说到收费相关的东西,其实延伸出来最终还是交流的问题。但你若问我交流是不是音频工程师工作的核心,那我不会回答,我只知道你的任务就是让音乐变好听。

只有“做的好”是不够的,甚至“做的棒”也不够,因为每个人的衡量标准都不一样。人类这种生物,往往就喜欢在自以为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艺人和制作人在面对混音师时,通常都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会给你个参考曲目,让你把作品里的声音做成一模一样的感觉,但却完全不会去考虑音乐性会受到何种影响。一首歌里面的音色并不一定适合另一首歌,这道理只要是个正经混音师都懂,但一般制作人和新手可就不一定了。

我常说混音是一种“妥协”。贝斯和底鼓必须在低频空间内相互妥协,领唱需要和钢琴互相妥协等等。而艺人和制作人一般都会对歌曲的最终音响效果有所期待,有些期待是可以轻松实现的,而有些则不行。我在添加各种效果时,会在歌曲层次进行妥协,尽量方便做成客户喜欢的样子。

有的时候,还会存在客户需求不合理的情况。比如你不能既让领唱人声像粗混版本中那样沉闷,又想让它在拥挤的混音中突出出来一样。

能将以上信息委婉地表达给客户,并提出替代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自己的混音技术有多牛,都会遇到有客户提出无法实现的需求。你得学会给客户解释明白什么叫更合理的混音,而不是想着去实现根本做不到的东西。


4. 节约时间不等同于偷工减料

我以前很抵触使用混音模板,因为我总是觉得把别的工程设置直接拿过来会有一种“作弊”的感觉。我想认真对待音乐中的每一环,并给予它们应有的重视。

但你猜怎么着?实际上没有哪首歌是特殊的。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每个人制作音乐的方式都无法摆脱已有作品和前人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同一个制作人的作品就更不可能摆脱这种情况了。如果你做的混音是比较长的那种,比如EP和LP,那么大概率很多歌都是在同样的空间里录制的,它们的乐器、音色、空间感等都会非常相似。

情况相似的混音是绝对可以使用相同的效果处理的,只需注意几点小问题就行。上句话中的“情况相似”非常重要。如果把808 Kick的效果器链,放到用RE20话筒录制的70年代22英寸Gretsch底鼓上,那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而且歌曲本身也会界定哪些处理手法才是比较适合的(就比如把压缩器的释放时间和曲速同步的做法一样),当然现场演出也同理。

但上面这些都不是重点,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大工程,那么最好认为同样的设置可以应用到不同的歌曲上。原因就在于如果客户喜欢某首歌的声音,那么他们没理由会不喜欢另一首歌有相似的效果。如果能更快地做出客户想要的结果,想必是没有人会抱怨的。


5. 工作环境值得大力投入

这一点是我在学校时一个教授教我的。但一开始我并没有很好地去实践这一点,只有在我每天坐在办公桌前8-12个小时,得了慢性疼痛之后,才开始后悔。

如果留着钱不买专业的设备和炫酷的插件,而是用来买桌子和椅子,这样看起来是挺蠢的。但即便如此,我觉得音乐行业的大部分人还是会同意我接下来要说的观点:想要成功做出音乐,就得从长计议。

这里的“从长计议”有两种说法。12-14小时的工作算是很重了,如果你觉得工位不舒服,那我敢说你绝对没有发挥出全部效率。反过来说,每天因工位不舒服而损失的几个小时,又会反复累积。这样的话不仅时间会变少,你每天也会越来越没有动力去开始工作。

如果我能穿越回去找到年轻时的自己,那当我看到自己弯腰驼背搞音乐时的样子,一定会气不打一处来,我会直接拉他去买套家具。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那就别等了,把办公环境搞舒服点绝对不会让你后悔。


6. 房间的声学环境至关重要

如果你读过我的其它文章,就会知道我天天都在说这个。房间有问题的话混音质量一定是很难提上去的,不过如果你环境很好的就可以忽略这一点了。

我通常会反复调整混音的空间,不断在房间内变换位置重复播放混音。在某几个明显的位置上,移动设备会显著提升音箱的音色平衡以及清晰度,每次我这样做的时候,都会让工作质量立刻产生明显的提升,几乎没有例外。

如果你不确定监听摆位是否理想,或者房间的声装情况如何,那大概率就是还没到位。关于如何优化混音空间(甚至是业余房间),网上有大量免费的教程,所以真没理由不好好学习下,把自己的声学环境搞好点。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筹备着给自己的混音室来上另一次升级。这次会比以往所有步骤都要复杂和透彻,我已经等不及要听到之后它对我工作带来的提升了。


7. 一则小提示:固态硬盘是必备品

最后这一点虽然非常简单,但还是有必要说一下。

这些年来我用坏过两块硬盘,都是机械的。我自然不会为花钱恢复数据而开心,你也一样。


本文出自《midifan月刊》2021年08月第185期

 

可下载 Midifan for iOS 应用在手机或平板上阅读(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Midifan即可找到,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下载),在 iPad 或 iPhone 上下载并阅读。

 


共有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