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与便携性的完美平衡:PreSonus Eris 3.5 英寸书架式监听音箱评测

掌控移动音乐制作:M-VAVE 移动创作新生态之 SMC 系列控制器篇

UE Pro 30 周年庆典:四款旗舰私人定制入耳耳机限时七折,限时抢购

录音棚的协作中枢:Wolff Audio COLLABORATOR 四路耳放评测

移动创作新生态:M-VAVE 蓝牙口袋工作站 SMK 系列 MIDI 键盘 + 合成器评测

音质与便携性的完美平衡:PreSonus Eris 3.5 英寸书架式监听音箱评测

游君屹 添加于 19 小时前 ·

分享到微信

暂无评论


3.5英寸监听音箱不是工作室的常客,但在卧室制作环境下,它常以高性价比获得人们的青睐。我的第一款监听就是M-audio studio3 pro,其箱体小巧,低频单元仅为3.25 英寸,但价格低廉。它采用了主副箱体的形式,仅在主箱体中提供板载功放,相比于独立箱体和板载功放的有源音箱在价格上优惠不少。

来自Presonus  Eris®系列的Eris3.5(标准版本)/ Eris3.5BT(蓝牙版本)性能和配置上完全相同。蓝牙版本除了支持线性信号传输之外,还可通过“Bluetooth® 5. 0”高效可靠地无线传输音频信号。两个版本的音箱均可提供高品质的回放效果,非常适合卧室制作环境,或者各类媒体、视频制作,以及日常聆听。其中,Eris3.5监听音箱和我之前用过的studio3 pro及其相似,有着强烈的熟悉感。



音箱特征: 

Eris3.5/ Eris3.5BT共用一个50 W的AB类板载功放(功放在主箱体内),两个箱体通过外部导线连接来传输信号,每侧箱体可以获得 25 W的功率。扬声器单元,配置了3.5 英寸编织复合材料的低音单元,以及1英寸的丝膜球顶高音单元。 

箱体内置耳放,前面板的耳机接口可提供耳机监听信号。主音量旋钮可根据耳放接口的通断状态,自动切换音量控制对象。即,默认状态下控制音箱总体音量。当耳机监听接口被占用时,音量控制旋钮用于耳放音量控制。 

信号输入方面。Eris3.5支持平衡¼ 英寸 TRS 输入、⅛ 英寸立体声辅助输入,以及RCA 输入三种输入类型。蓝牙版本的Eris3.5BT除了支持上述输入方式之外,还支持蓝牙 5.0 立体声传输,即具备四种输入方式,实用更灵活。 

辅助功能方面,配备了声学补偿和待机功能。声学补偿可通过高频和低频声学调谐控制扬声器的频率响应,补偿空间声学缺陷;待机功能开启后可进入省电模式。线路保护方面,具备射频干扰、输出电流限制、过热保护等功能。


音箱外观、扩展性与附件

箱体外形中规中矩。前面板略带弧度,视觉上比传统平面面板更显柔和。下图为白色版本的Eris3.5BT(提供黑/白两色可选)。


扬声器单元均为内陷式设计,使得扬声器隐藏于面板后面,与圆形开口圆润的边缘融为一体。在黑色版本的音箱上,视觉上会带来一种扬声器尺寸更大的错觉(见下图)。但在白色版本上由于对比强烈,所见即所得。


按照常规,监听音箱的箱体一般都会采用密度纤维板构成。而且从敲击箱体的声音判断,使用密度板的可能性较大。查阅官方手册后也证实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其箱体采用了乙烯基层压中密度纤维板构成。作为外饰,箱体外部贴了一层PVC材料。 

音箱控制部分位于前面板,这里可以对音箱主音量和耳机监听进行直观控制。此外,前面板还提供一个辅助输入接口,方便插入外部音源。下图显示了常规版本Eris3.5(图左)和蓝牙版本Eris3.5BT(图右)的前控制面板。可以看到,两者在控件布局上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蓝牙版本的Eris3.5BT在音量旋钮右侧有一个蓝牙图标(下图右红圈处)。 


音箱后面板为输入和功能控制部分,下图同样显示了常规版本Eris3.5(图左)和蓝牙版本Eris3.5BT(图右)的后控制面板。同样,两者在控件布局上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蓝牙版本的Eris3.5BT在导相管右侧有一个蓝牙配对开关(下图右红圈处)。


该款音箱提供了两组不同的信号输入端口,方便用户按需选择。一般制作环境下,声卡用户可以选择TRS端口;娱乐/日常聆听可以选择RCA输入接口,这类端口可以直接连接电脑或手机的音频输出。对于蓝牙版本的Eris3.5BT而言,则具备了第三种可选输入方式,即蓝牙无线输入。无线传输同样可配对电脑或手机。 

随机标配附件:电源线、左右扬声器连接线、⅛ 英寸 TRS 转立体声 RCA 线、⅛ 英寸 TRS 转 ⅛ 英寸 TRS 立体声线、用户手册和不干胶脚垫。 


技术参数与性能


Eris3.5/Eris3.5BT毕竟是小尺寸音箱,限于箱体和扬声器尺寸制约,其频响范围(80 Hz - 20 kHz)稍显不足。低频下限为80 Hz,无法完整还原低频,有利于人声、原声乐器等中高频的内容的呈现,但低音表现可能不足;高频上限至20 kHz,能覆盖人耳的可听范围,可以满足大多数音乐和语音的高频需求。该频响指标适合中小型房间的近场监听或家庭娱乐,但专业低频制作可能需要额外低音炮。例如,配合同属于Eris® 系列的Sub 8BT低音炮(带蓝牙功能),可弥补低频不足,也可获得性能上的一致。 

此外,扬声器的最大声压级为98 dB, 这样的音量表现适合家庭、小型工作室或会议室使用,但无法满足大型空间需求。音箱所搭载的AB类放大器可以提供较好的动态响应,但高音量时可能因功率限制而出现失真。音箱为二分频设计(25W低频+25W高频),中高频清晰度较好,但低频控制力尤其在大动态时可能较弱。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AB类放大器的音质比D类更温暖,但发热量高。对此,其电路设计采用了过热保护,也算是音质和性能之间的一种妥协的措施。 

连接灵活性是Eris3.5/Eris3.5BT的显著特性之一。平衡输入(¼" TRS)抗干扰强,适合专业设备,如音频接口、调音台等使用;非平衡输入(RCA/1/8")兼容手机、电脑等消费级设备,但避免长距离传输而受到噪声影响;1/8"辅助端口方便临时连接移动设备,虽有音质劣化的可能性,但作为辅助输入使用,并不过分妨碍全局表现。 

从以上性能表现方面来看,Eris3.5/Eris3.5BT的中高频解析力适合人声、乐器混音。同时可以满足日常音乐、视频播放需求。如需全频段监听的准确性和饱满的低频表现,可外接低音炮。 

Eris3.5/Eris3.5BT的低音单元为编织复合材料(见下图所示),从外观上看应该是Kevlar,这种材料广泛用于防弹衣和航天领域,具有轻量化和高刚性的特质。其3.5英寸的中小口径,适合紧凑型音箱设计。 


就音质表现上而言,喇叭振膜的高刚性减少分割振动,低频干净、瞬态好,尤其适合快节奏的音乐。但受限于口径尺寸,低频的下潜深度有限。另一方面,编织类材料的阻尼特性好,中频(200Hz-2kHz)失真低,人声和乐器(吉他、钢琴)表现自然。整体可以呈现中性监听风格,还原度高,并会带来轻微的“纤维感”音色。同时,为了增强低频冲击感,振膜边缘粘贴有橡胶边,可提供精准的低频冲击力。 

高音单元为丝膜球顶(见下图所示),这是一种常见的高音单元,其优势表现为轻量化且阻尼特性优异,球顶形状扩散性好,特定设计可优化指向性。


音质表现上,丝膜本身的柔顺性比较好,因此高频可突破20kHz以上,音质细腻顺滑,尤其适合弦乐、女声。而且,由于丝膜质量轻,因此声音瞬态较快,能精准还原打击乐的细节。但在大音量下易失真,为此音箱已经配备了保护电路。整体而言,丝膜球顶的音质温暖柔和,无刺耳感,耐听性强。 


使用体验与音质评价

音箱连接:Eris3.5/Eris3.5BT为主副箱体形式,所有的功能控制、信号接口都集中在主箱体,因此使用时需要将两个箱体连接起来(我以前使用的studio3 pro也是这种形式的音箱)。音箱的连接端口见下图红圈内所示,这是很传统的蝴蝶夹,结构简单,使用上也相对可靠。 


使用标配的连接线即可连接。下图显示了线材的样式和连接后的状态。可以看到,线材非常简单,只是两根剥离绝缘层的线头。将其按照相应的颜色插入蝴蝶夹后即可。虽然看起来过于简单,但不容易出错。


LED指示灯状态:主音箱前面板,配有条状LED灯,用于显示工作状态。见下图所示。


LED灯显示状态如下:显示白色,音箱已打开电源并处于待机模式;显示蓝色,音箱已打开电源,但未进入待机模式;蓝绿交替闪烁(Eris 3.5BT蓝牙版本), 音箱处于配对模式,绿灯闪烁,与蓝牙设备配对成功。 

蓝牙连接:Eris 3.5BT蓝牙版本主箱体后面板提供了“PAIR” 蓝牙配对开关(下图左红色箭头处),按下配对开关3秒,即可与蓝牙设备配对。测试中使用了手机,下图右显示了与手机配对后的截图。 


待机模式:该功能就是在40 分钟以后没有检测到音频信号,音箱会进入省电模式。一旦音箱检测到音频信号,省电模式将自动关闭。“Standby”为开启待机模式的开关(见下图红色箭头处所示)。音箱出厂状态下,该开关是默认开启的。目前,很多监听音箱都配备了这个功能,它可以在节能环保、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等多个维度提升用户体验。


声学补偿控制:监听音箱配备声学补偿控制功能,用于弥补监听环境的声学缺陷。这种功能常见于中高端音箱。像这种小型书架音箱配备该功能的不常见,这是其性价比的体现。该功能位于主箱体后面板(见下图红色区域所示)。 


很显然,这是一个两频段硬件调节装置。低频部分以100 Hz 为中心频率,可增益或衰减 ±6 dB。例如,可以使用它减少音箱靠墙或贴桌摆放时的低频堆积,进行所谓的“边界补偿(Boundary EQ)”;高频部分以 10 kHz为中心频率,可增益或衰减 ±6 dB。例如,补偿高频在反射环境中的过量或不足,通常±2dB即可矫正。 

该功能非常实用。首先,它可以弥补房间声学缺陷,如低频驻波、高频反射等,使频响曲线更加平坦。实际上,很多家庭工作室基本上不会做吸音处理,该音箱针对用户群体提供了这个功能,考虑十分周到。第二,家庭工作室可能会因房间面积等因素致使音箱摆位受限,致使低频增强。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边界补偿”。第三,如果使用多音箱系统,可以借助该功能进行频响一致性校准。 

音质风格:声音平衡性上表现较好。中高频通透,低频紧凑。音响风格整体偏向“准确、中性”,没有讨好式的渲染成分。动态方面,在流行、电子等风格的音乐下表现良好,但在大动态乐曲,如交响乐、摇滚等风格下有所限制。 

扬声器限性:3.5英寸单元无法单独提供深沉低音,需搭配低音炮或更大音箱。大音量时,高音单元易先达到极限,实际聆听时需注意音量控制,混音时需注意增益控制。


结论 

Presonus Eris 3.5 Eris 3.5BT 两款监听音箱采用了AB类放大器,音色温暖,比同价位D类功放更耐听。配备了基础声学补偿控制,可适应不同环境。这两点优势在对比同类型音箱上比较突出。在接口灵活性方面,提供平衡(TRS)和非平衡(RCA、1/8")输入,兼容多种设备。 

价格方面(6.18特别活动价),Eris 3.5(689元)、Eris 3.5BT 白色(952元)、Eris 3.5BT 黑色(864元)在同类型音箱中极具优势。例如同类竞品iLoud Micro Monitor价格更高,M-Audio BX3虽然价格略低,但低音量下有可闻底噪


选购建议:

标准版本的Eris 3.5适用于预算有限的音乐制作新手、播客主播,或者PC用户。该版本是最为经济的一款,入手后仅凭标配线材即可投入使用,无需另购第三方线材。其次,该版本删减了非必要的无线蓝牙功能,价格更优惠。而现有的音频性能和音质表现又足够用户专注于音乐制作和后期混音需求。未来扩展方面,可以考虑外接低音炮,如Presonus Temblor T8。 

蓝牙版本的Eris 3.5BT适用于需要无线功能的创作者、兼顾音乐与影音娱乐的多场景用户。与Eris 3.5相比,多出来的差价用于获得蓝牙功能,而音质、性能方面并无升级,适合追求使用便利性的用户。例如,经常切换手机/电脑播放,需要无线灵活性;限于条件,工作室与日常娱乐共用一对音箱;不愿额外购买蓝牙适配器,等等。

文章出处 https://www.midifan.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 Midifan.com

暂无评论